----飲用小分子水治療高脂血癥是我國醫學重要的科研成果。20多年前,北京、上海、天津等地的醫學家,用兔、鼠等哺乳動物做實驗,分別讓實驗組飲用磁處理的富含小分子團的離子水,而讓對照組飲用普通自來水,同時都飼喂高脂餐,然后經2、3、4、6個月后分別進行血檢和解剖。發現實驗組血脂正常,血中紅細胞分散不凝聚,高密度蛋白偏高(HDL抗動脈粥樣硬化),動脈內壁干凈;而對照組血脂高,尤其是甘油三酯高,HDL偏低,血紅細胞凝聚成團,動脈內脂質沉積逐漸增厚,粥樣斑塊逐漸增多,形成動脈粥樣硬化證。之后,1979年解放軍總醫院理療科常漢英教授,采用北京鋼鐵學院郁百鋼教授設計的兩個磁水器串連處理水,讓高脂血癥患者提水回家飲用,率先成功地治療高脂血癥86例,取得良好效果。但患者只能飲用生冷的水,水不能再燒開,因為燒煮時水熱對流,水分子團對撞多,會重新締合成天然的大分子簇團而失效。人們期盼能有方便的家用公用器具,處理后喝到熱的療效好的小分子水。
我于1990年初開始研究和設計試制家庭醫用磁處理器具,經過廣西分析測試中心進行物理檢測對比、優選,其處理水經自己家和給十多人飲用療效好,于1992年間定型,經過工業開發,設計成只需倒入開水的小分子團離子水瓶。1993年11~12月分別送交三家省級醫院給病人使用,進行臨床觀察2~4個月。高血脂患者飲用期間停服降脂藥。醫院發現飲用后“降脂降壓效果好”,尤其是降甘油三酯較快,效果好。如一外商,血甘油三酯6.46mmol/L。飲用離子水60天后復查為0.94
mmol/L。產品于1994年8月經醫學專家鑒定和國家機構批準后上市,1999年6月獲中國發明專利權。近一、二年來,我又開發出方便攜帶的2、3型產品。許多用戶感贊其療效好,使用方便。如銀川市王福興來信說:“我愛人喝了離子水,真的效果不錯,她的血脂2001.7.8.化驗為5.73,2001.7.22.喝離子水。2001年8月21日化驗為1.28,下降如此之快,有點不相信,又在2001.9.1.換醫院化驗為2.3。由此證明,下降是肯定的,為此,我對離子水瓶相信無疑。”又如南寧市錢國華來信說:“2001年3月查甘油三酯5.7,2002年初開始飲該離子水,3月查甘油三酯為3.5,6月份再測為1.6,正常了。現在我吃飯香,睡覺好,頭不暈,胸不悶,精神好多了。”再如廣州市宋濤于今年5月19日來信說:“我今年76歲,原患糖尿病、高血脂,自從去年9月開始使用卓康離子水瓶,飲用三個月后癥狀逐步消失。今年4月檢測血脂和血糖均已正常,甘油三酯由2.26降為1.53,總膽固醇由6.4降為4.39,空腹血糖由6.1降為5.9,餐后2小時血糖由11.6降為7.2。醫生給我摘掉‘糖尿病’的帽子。同時,高血脂和脂肪肝都消失了。”
產品經過廣大患者使用的市場檢驗,充分說明喝小分子水降脂降壓效果好,降血粘度效果好,尤其降甘油三酯快,而降總膽固醇較慢。據醫院臨床報告,患者飲用4個月,膽固醇由6.7±1.6mmol/L下降為5.2±0.8mmol/L。社會用戶的效果也基本如此,為什么這樣?因為人動脈中脂質沉積、粥樣斑塊的主要成份是膽固醇。飲用小分子水后,血中HDL提高,不斷地把動脈壁上膽固醇沉積抓下來,所以飲用較短時間降低較少,長期飲用會不斷降低,遠期效果好。
喝小分子水能降血脂的機理,是因飲用后人體多種酶的活性增加,改善了生物化學作用,分解血脂好,所以空腹飲用見效快。有的人飯后飲用覺得容易餓,說它“刮”油。由于飲用后代謝能力提高,不少用戶減肥。有一對夫妻飲用半年雙雙減體重10斤。而在醫院做臨床4個月內,部分患者減體重3
~ 8斤。所以專家鑒定意見中寫“有助于減肥”。
高血脂是一種代謝病,是由于人從食物攝取的營養長期供過于求形成的。高血脂造就了人類當今的頭號殺手心腦動脈粥樣硬化,它是冠心病的主要發病因素。人們普遍溫飽有余,飲食不節,缺少運動,產生了許多高脂血癥。造成越來越多的冠心病和腦中風,直接損害了健康,影響了生活和生命質量,縮短了人們應有的自然壽命。
飲用富含小分子團的離子水這一物理療法,是我國一批優秀的醫學專家,經過多年實驗研究,再經科技發明、歷盡艱辛,才造成器具,以方便人們使用,從而祛疾健身,延年益壽。這一理想的非藥物療法,無毒無副作用,理應迅速傳播。但我從眾多用戶和讀者來信中得知,許多人聽了不信。有的人還是“將信將疑”或“半信半疑”地使用,發現療效確實好之后,才“堅信不疑”,并向親友介紹或贈送。這說明我國科普工作何等重要,知識階層包括醫師,也應及時更新知識。
2003年9 月《養生大世界》9月《現代養生》、2004年2月《科學中國人》、2004年5月13日《科技導報》發表、本文已入編《當代專家論文精選》(第二卷)、2004年8月香港《世界衛生》發表,并獲優秀論文證書、2004年10月1日《世界華人報》發表、2005年2月《老年健康》《人人健康》發表、2005年3月《求醫問藥》發表、2005年5月《醫藥與健康》發表
|